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四月到了,不少早春绿茶已经可以尝鲜。
再过一个多月,今年的高山白茶也将陆续上新。
正当一众茶友沉浸在喝新茶,尝春茶的欣喜情绪时,翻到一条煞风景的留言。
“中国人的身体机能只适合喝暖胃的红茶,而绿茶和白茶不适合国人体质,性寒凉,太伤胃,不能长期喝。”
对此,不知大家怎么看?
个人觉得,这种关于茶叶是性寒还是性温的说法,有必要客观看待。
通过以下4点,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
《2》
一、红茶能养胃、暖胃是真的吗?
六大茶类里,红茶是全发酵茶。
发酵程度比绿茶、黄茶、青茶、白茶高。
制茶发酵期间,红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较多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形成了红茶的特征性外观与风味。
相对而言,红茶的风味更为温和。
按许多老茶客的调侃,红茶的味道,就是以柔柔润润为主,茶味清甜,不易苦涩。
但从医学角度看,多喝红茶,不能养胃。
务实求真来看,喝茶这件事,不能盲目夸大功效。
喝茶就是喝茶,注重细品慢尝,欣赏个中风味。
好喝、顺口、润喉、回味美妙,才是关键。
肠胃功能不佳的群体,养胃一事,建议遵医嘱。
三餐规律饮食,按时吃饭。
每餐定时定量,不过分节食,不暴饮暴食。
日常饮食尽量清淡,荤素搭配,少吃重口味刺激食物等,才是呵护肠胃的关键。
本身爱喝茶,但肠胃偏弱的人,饮茶要有所节制。
通常情况下,适合喝红茶、老白茶、武夷岩茶等。
若是不介意黑茶的渥堆味,喝些后发酵的黑茶也无妨。
但是,大家要分清一件事。
胃不好的人适合喝温和柔润的红茶,与喝红茶能养胃之间,完全是两码事。
这属于颠倒因果,两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
《3》
二、绿茶、白茶是不是性寒凉?
白茶的情况特殊,分新茶、老茶,容下段再来细说。
先来看看绿茶的情况。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绿叶清汤,清新爽口。
制茶时,将采下来的茶青鲜叶及时杀青,钝化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避免氧化发酵,从而保持绿茶的青翠、清新、绿叶清汤本色。
个中道理,有些类似爆炒蔬菜,高温猛火快炒出来的青菜,更能保持绿油油的卖相。
因为绿茶不发酵,且高温杀青也阻断了后期发酵转化的空间。
所以,和其它茶叶相比,绿茶内部未经转化的多酚类物质更多。
多酚类物质是基础茶味构成,有利有弊。
弊端是,部分茶多酚物质是涩味主导者,含量过高时,泡出来的茶味容易涩。
优点是,有消炎作用。超市里卖的牙膏,不少就有加入茶多酚提取物,从而应对牙龈上火、红肿等微小症状。
不过,当你在空腹状态下喝茶,或者大量过量喝茶时。
摄入过多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后,容易引起茶醉,头晕乏力,饥饿感明显,需要及时吃些茶点,补充能量,才能缓解。
而这,也是绿茶被人诟病为性寒凉的依据。
但平心而论,对绝大多数正常人群来说,只要适当饮茶并无不妥,没必要将绿茶视为洪水猛兽。
《4》
三、喝白茶,是不是新茶性寒,老茶性温?
新白茶并非性寒凉,较真来看,勉强只能算“清凉”罢了。
这得从白茶的制作工艺说起。
白茶加工过程相对简朴,以萎凋、干燥为主,没有过多破坏与干扰好茶的本味。
和绿茶相比,白茶制茶过程没有杀青。
不杀青,意味着白茶内部的多酚类氧化酶能保持较好活性。
新白茶制茶加工后,归仓储存,在后期存放时能不断推动自身茶香、茶味转变。
不同存放时间的白茶,风味表现各异。
哪怕是同一批、同一箱白茶,在不同时间段喝茶,能获得不同滋味享受。
新茶刚做出来时,由于刚烘干不久,茶香还在不断聚合。
乍一闻,满溢干燥的植物清香,毫香花香清馥。
茶汤入口,清冽感明显,但茶水厚度还有很大的转化空间。
存满3个月后,大约在八月、九月,暑热烦躁,高温烦闷时,极适合来一杯新白茶解暑气。
对比刚出来的新茶,此时,它的花香毫香逐渐沉淀下来,香型更清晰。
茶汤入口,稠润感初显,清新爽口,特别美妙。
存到半年后,到了年底,此时喜欢喝新茶尝鲜的茶友,不要错过此时的风味。
因为,“半新不老”的白茶处于风味过渡期,温和柔润气质出现,又香、又鲜、又润,很是美妙。
存满一年、两年,这是属于陈年白茶的风味演变期,综合风味美妙。
存满3年以上的白茶,能获得一层新身份——老白茶。
白茶逐渐陈化过程中,内部的苦涩物质逐渐减少,内在的多酚类、咖啡碱等物质不断被氧化新生出来的络合物包裹。
同时,包括黄酮类在内的诸多物质,含量上升。
相比新茶的清新鲜爽,老白茶的风味更甘醇饱满,更显温和、少刺激。
喝茶时,新白茶建议用盖碗逐次冲泡、玻璃杯简单泡。
而老白茶,可冲泡、可煮茶,甘润温和的茶汤风味更宜室宜家。
《5》
四、如何能做到舒服、舒适喝茶?
食物寒冷说,属于传统医学范畴。
但网上看了下,若将寒冷、清凉食物视作洪水猛兽,不宜食用,会一棍子打死不少日常食品。
因为各路说法与分类,五花八门。
包括黄瓜、萝卜、豆腐、西瓜、香蕉、荠菜、丝瓜、菠菜、李子、柚子、雪梨、海鲜等长长一串名录,都被人为列入寒凉食物的名单。
对大众群体来说,吃一碟凉拌黄瓜,点一道菠菜豆腐汤,再加一个海鲜。
各式传说中的寒凉食物凑成一餐,吃进去也并无不适。
所以,不论日常饮食还是泡茶喝茶,没必要过多纠结性寒、性凉、还是性温、性燥。
品茶饮茶,茶水只要喝起来顺口,但饮无妨。
为了喝茶更舒心顺意,健康喝茶,要留意不少细节。
首先,适量喝茶,饮茶虽好,但不要选在清晨空腹、深夜时分大量喝茶。
其次,茶水温度要适宜。太烫不妥,会烫伤口腔黏膜。滚烫热茶泡出来后,稍微晾一会再趁热喝。
要注意,按传统观点,喝茶宜热饮。
近些年网红流行的冷泡茶、冰萃茶、冰镇水果茶等。
虽然夏季高温时,喝点冰冰凉凉的茶水冷饮很畅爽。
但为了避免刺激肠胃,少喝为好。
最后,要选对好茶。
过期茶、变味茶、酸味茶等,闻起来味道稀奇古怪的劣质问题茶,不建议继续喝!
《6》
喝茶这件事,不能听风就是雨。
与其盲从他人的说法,认为XX茶性寒凉不能喝,不如自己亲自尝试。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口味偏好也不同。
什么茶最适合自己,唯有试过、喝过、对比过,才能知道答案。
喝茶这件事,没必要一概都奔去喝性味温和的红茶与老白茶。
春燥秋燥烦闷、油炸食物吃多了上火、刚吃了一顿油腻腻的烤肉急需解腻、午后办公族打算喝杯下午茶解乏……
以上提到的这些情形,比起老白茶,清新鲜爽的新白茶会更吃香。
绿茶清新,红茶柔润。
喝白茶,新白茶鲜爽动人,老白茶甘香醇厚。
不同的茶会有不同的香气、滋味、韵味风采。
若是圈地为牢,将自己的饮茶选项单一化,未免太乏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