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新闻 分类
在歧视亚裔或华人问题上,是欧洲严重还是美国严重,各有什么特点? 发布日期:2023-08-14 16:05:56 浏览次数:

如题

个人感觉还是欧洲严重。而且是非常严重。像捷克等国家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对华人歧视,而是对整个黄皮肤的歧视。布拉格虽然是个旅游城市,英语在服务业普及率非常高,但是对黄种人和白人的服务态度截然不同。乘坐捷克航空和城市大巴,空姐和服务员走到黄种人这,笑容就会消失,餐厅服务员也会对黄种人很冷漠。非常后悔去捷克旅游,给他们送钱。意大利个别地方也有,相对感觉罗马还不错。克罗地亚大巴司机都对黄种人呼来喝去,法国不会说法语简直就是灾难,服务员根本不会正眼看你。荷兰也一般。德国对人也很冷漠,当然,德国人对谁都很冷漠。英国还行,待的时间不长。美国来说,虽然种族歧视是很大问题,但美国毕竟是移民国家,但对亚裔还算可以,一般是美国黑人对亚裔从行动上歧视,白人对亚裔歧视在思想上,不易察觉。但如果你有小孩在上学,那么还没学会掩饰的白、黑小朋友,就会经常性亲切的问候亚裔小朋友。

所以,黄种人要自强。

只有中国才能领导黄种人自强。吾辈仍需努力。


补充几点

工作原因,去过近40国家,感受到明显的歧视的只有在捷克。但由于同事也大量在国外工作,经常会谈起各种经历或见闻,所以我杂七杂八都汇总在一块了。

而且问题聚焦歧视,我也只是就歧视谈歧视,让我说其他国家的好处我也能写出一大堆。即使是在捷克,那里的美食依然值得称道,当地英文普及率高,无酒精啤酒特别好喝。我因为是自由行,向当地小姐姐问路也得到友好热情的回答。但歧视问题的确特别严重,不容忽视。你能想象朋友在捷克坐航班公务舱被空乘全程忽视吗,坐车前面的人回头向你警告不准碰前座椅背,而据我上车坐下也不足半分钟。

此外,那里意识形态偏见也格外严重,布拉格市内四处树立所谓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碑,博物馆。时不时还搞个反华图片展。亲台布拉格市长刚上任时,第一件事就是找借口清理布拉格广场上的熊猫玩偶。







插一句,布拉格广场和城堡简直一言难尽,无论文化底蕴还是名胜数量都照意大利,法国,英国差很大档次。总之大部分人去了就是失望。

说到歧视,白种人那种莫名其妙的自我感觉良好和优越感,这是歧视吗?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是,但对我们这些常年对外打交道的人来说就是歧视,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歧视。他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你试图打破,便被视为威胁,狂妄,自大。

最令人恼怒的是他们这种优越感会制度化和刻板化,甚至影响其他有色人种。不知道大家去东南亚旅游,有没有感到东南亚的商店服务员前一秒对白人热情有加,后一秒对中国人就迅速冷淡。你不能说他们对你有歧视,同样是黄种人,但至少在他们心里,中国人甚至黄种人不如白种人。香港更是严重,看看那些反华政客,见了外国人跟狗一样,有些年轻一代自己英语都说不利索。

说到反思,我们最应该反思什么?我们话语权太弱,外国媒体和社交网络把中国快黑出翔了。而且中国越是发展,这些抹黑越是汹涌。在这些媒体影响下,外国人看到中国人,很可能心里就冒出以下字眼,贫穷,落后,受压迫,weak,没素质,偷窃知识产权,但又自大,暴发户 等等。再加上我们的一些叛徒,还有一些所谓的同胞,四处在各国说我们摘器官,压迫等等,既有外媒带风向,又有”中国人”现身说法,这些抹黑看似是恶心中国政府的,但每个中国人都是受害者。别说外国人,香港人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还不是因为中国人被贴上各种标签。他们害怕自己也被歧视。拼命和中国两字撇清关系。

当然我们个别国民素质确实太差,拍照有时快怼到外国人脸上去了,乱扔垃圾,不排队。虽然这些现象哪个国家都有(但拍照怼到人脸上,一直盯着别人拍视频貌似是中国人的一大独有特点。),但是在抹黑下,很多都成了我们的标签。还有一些什么导游,为了自己图省事,拼命教唆团员向海关行贿,让外国人本能认为中国人交钱是理所当然。我们一些企业为了全速推进海外项目,出发前不把签证的事办好,到了当地开始展示自己灵活性,找关系行贿搞定居留问题,被别人吃拿卡要,被看不起。我们自己做的不好的的确也需要注意。到归根到底是我们力将强未强,国家软硬实力还不够,我们身体还不够壮,我们老百姓也不够富裕。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一点一点去努力改变的。

略懂魔法:如何看待 Nike、优衣库、GAP、Zara 等品牌均在境外官网发布「禁用新疆棉花」的声明?



在海外种族歧视也就是图一乐

真要体验糟心的感觉还得在香港说普通话

我是美国华人,欧洲和美国都比较熟悉。经常去欧洲。

1)首先,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地回答,因为美国很大,欧洲也很大,每个国家、州都会不一样 ,放在一起回答是不准确的。

2)一定要笼统地说,我认为欧洲的歧视严重,比美国严重一些。我在欧洲受到过一些区别对待和无视,还有就是对方用高贵/高傲的,对土包子的语气和我说话。

3)细分来说,最适合华裔的地方应该是北美的西海岸,如:温哥华,西雅图,加州沿岸,外加夏威夷。这些地方本来就有大量的亚洲移民,华人聚集,华人从政的人数也不少。同时,这些地方历史没有那么复杂,城市比较开放、包容,不少华人一代二代都在西海岸创造了有影响力的公司。华人的企业精英和高管,以及政客,都集中在西海岸。而不适合华人定居的主要是美国的南方保守地带,以及中部和中西部。这些地方传统保守势力很大,人种结构比较单一、固定,新移民不容易融入。

4)欧洲的情况是,华裔融入有先天的阻碍。很多人喜欢把欧洲和美国放在一起,但其实欧洲和美国是两个世界。美国是新世界,欧洲是和中国一样的旧世界。旧世界就代表其国家有丰厚的文化、社会沉淀,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所有我看到的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华裔在美国可以被当作美国人,在加拿大可以被当作加拿大人,被社会接受,可以从政,从政的不少,但华裔在欧洲,即使你在欧洲出生长大,也会被当作外国人,在欧洲从政那是极其少见的。欧洲和东亚比较像,注重“血统”。比如我们说,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我们通常指的是你的国籍+血统,两者是一样的。但美国就不一样了,比如你可以是美国人(国籍)的同时是中国人(血统)。“美国人”不是一个民族。没有美国人这个民族,只有美国人这个国籍。如果能理解,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华人是融不进欧洲的,除非把欧洲变成美国那样。但那是不可能的。我个人认为,西欧和北欧会好一点,南欧种族歧视比较明显,刻板印象严重,中欧和东欧那就更差了。尤其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这一串,歧视/区别对待非常明显,这一块也是相当保守+排外+民族主义,根本不要和他们提什么政治正确,我怕他们搞不好要搞出个画家来。

5)其实,很多时候,当今社会的歧视不是名目张胆的歧视,恶语相言、暴力等,而多是一种区别对待和无视。这种无视在欧洲大陆是经常会被遇到的。英国稍微好一点,西欧比东欧好一些。如果你一张东亚脸,他们首先会认为你是中国人或是日本人,多半是旅游,或者是移民。美国的黑人在欧洲经常被当作非洲那边来的被区别对待(穷、脏、低等、小偷、难民),亚裔会被当作中国的游客(穷、低一等、爆发户、吃狗肉、小眼睛)。在欧洲大陆被叫小眼睛,chingchongchang之类的是很常见的。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欧洲是旧社会,旧社会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比如你一个亚洲脸,在西班牙长大,难道就能成为“真正的”西班牙人了吗?抱歉,不能。因为在旧社会,民族是有“脸”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北美那样。绝大多数国家,你的“脸”决定了你的民族所属,即使你是欧洲国籍,也无法改变“脸/血统”对一个人的社会所属的“天然判决”。这也导致华裔在欧洲大陆长期处于“外来人”这个圈,极难进入政界,也做不出ZOOM这样的公司。

6)还有一个点就是,欧洲远远没有美国那样政治正确。这一点在美国和欧洲(除英国)呆过的肯定都能感受到两边的区别。欧洲人喜欢说自己说话很直接,当然,他们开始用刻板印象来审视你的时候也很直接。欧洲人对其它欧洲国家的人也是这样的。美国的政治正确,以及对歧视的曝光度,反歧视的政策,都要比欧洲强很多。当然,这是笼统地来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包括欧洲人。只能说,相比起来,欧洲那边要直接一些,对刻板印象并不那么忌讳。美国这边对歧视的处理很严重,被曝光基本上就是丢掉工作。华裔在美国目前也在慢慢形成气候,比如最近的反歧视亚洲人游行,关注度还是很大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歧视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个社会愿意去曝光、正视问题的存在,给少数族裔追求平等一条上升的空间。媒体、总统、明星都站出来反对歧视亚裔,这在欧洲是不可能的。欧洲会说你中国人怎么怎么样,反正不是他们的错,更不是社会现有结构的错。

7)在刻板印象上,欧洲是要比美国更严重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政治正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国家,尤其是小国,对中国和中国人并不了解,他们也不屑于去了解。因为真的,中国跟他们无关,他们的国民也非常单一,没有那么多外国人。除了了解一下欧盟和美国,他们对其它的所有国家都是不屑的,而且这些小国往往还有不屑的资本,因为他们本来就很富有。还有一个刻板印象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的华人多,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比欧洲华人要高,大家能与不同的华人接触,而欧洲的华人是比较少的。欧洲对华人的刻板印象还是存在于脏乱差的廉价餐厅,假货,黑工等负面印象上。还有就是,最近几年美国对刻板印象和歧视都有比较大的排斥性,所以年轻人不太爱用“民族”这个观念看人,现在强调的是将每个人看作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依据这个人的肤色和种族去断定属性。

8)谈到年轻人,美国的年轻人是政治正确和左文化的“大本营”,最近的一些运动就是思想非常进步的美国年轻人搞起来的。欧洲的年轻人和美国的年轻人不一样。欧洲的年轻一代偏保守,偏非政治正确,并没有像美国年轻人一代那样先进。如果说美国的年轻人比较“激进自由”,那么欧洲的年轻人就偏向“激进保守”。这个保守的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于民粹、种族、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移民、社会等方面,不是传统经济意义上的保守主义。如果你去看AfD、PVV、RN这些党的支持者年龄分布,你会看到他们的主干并不是65+的选民而是年轻的选民。可以看出欧洲的年轻人并不像美国的年轻人那样支持移民,支持多元化,支持进步主义。欧洲的年轻人是比较支持环境保护主义,社会经济公平,在移民上是倾向于限制移民的,所以不要指望欧洲在移民上会更好,我认为移民问题上,欧洲肯定是越来越反移民,要求会越来越苛刻的。而欧洲的左派和中左派,且不说他们的左派有散架的趋势(现在欧洲左派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为了赢得选举他们一般在移民问题上都是直接妥协的,比如丹麦,虽然左派赢了,但移民问题上是直接跑到右边去了,丹麦的移民过去十年是缩了又缩,非常非常严苛,可以看出欧洲人对移民的态度。外加上欧洲是旧世界,人种单一、同质。折射到华裔身上,就是不想有更多的移民,包括华裔,歧视、区别对待、以及排斥思想和无视是不难理解的。

以上都是非常笼统地说法,是不全面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概述。具体还要看哪个地方,哪个国家,哪个人。欧洲也有很多很好的人(如果只是去旅游,绝大部分人都是很好的),欧洲也有很多很歧视亚裔的人。美国同样。

在欧洲和北美都长期生活过,先说结论:个人体验整体上欧洲的种族歧视比美国要严重得多。

首先欧洲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因为它包含了许多不同文化,讲不同语言,经济环境也千差万别的国家。整体来讲,从欧洲内部比较,我去过欧洲二十几个国家,对待华人歧视情况:

第一梯队:经济环境较好的国家比如荷兰,瑞士,德国,奥地利,法国对待华人相对温和,意大利和西班牙对华人也不错,虽然经济不如前几个国家但民风热情开放,和居住在当地华人朋友聊起来大家也普遍反映还可以。

第二梯队: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可以列为一档,对华人态度降一级。

第三梯队:东欧国家比如立陶宛,斯洛伐克,波兰基本算一个梯队,对待华人要更差一些。

好了,最后一个梯队,态度最恶劣留给我经历过体验最差的国家瑞典。感觉这个国家反华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走在大街上会因为仅仅长了一张亚洲人的脸而被区别对待或者辱骂。开始我以为只是我运气不好,后来和朋友聊起来竟然发现我不是个例。前几天推上一个美国华裔姑娘叫Kat Zhou分享了她的经历,一个美国人外派到瑞典的高收入女孩,仅仅因为一张亚洲面孔在大街上被骂Asian Trash,而且在评论区瑞典人还各种狡辩说她在故意挑事,颇有种,“抛开xx不谈,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错吗?”的感觉。

美国的种族主义虽然国内媒体报道的很多,但是实际生活体验和欧洲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作为移民国家,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人们也见惯了不同肤色,语言,文化的人,所以专门针对某一种族比如华人的歧视?可能的确会有个别人带有偏见,但是社会环境对于华人的歧视偏见远远要弱于欧洲。

如果用标准化来衡量歧视程度的话,10分满分,瑞典拿10分,东欧国家9分,捷克奥地利梯队8分,德国南欧给6分,瑞士5分,美国的话给3分。

个人体验,供参考。

最后附上Kat Zhou在推上的帖子。





世界杯德国输日本的第二天,我在德国一健身房练肩,做完一组飞鸟后一老哥指着我说要擦哑铃,我解释两次我还没练完,我练完再擦。结果老哥说不行每组做完都要擦,每次语气还很嚣张。我还是在这商健为数不多练完会擦器械的人。

这我就上头了,我在德国这呆过五个商业健身房,碰到大多数情况也就是视奸,离谱点的也就是小白搞个自以为的大重量在我旁边装逼。不过我一周六练,在这五个商健里见过的健身人群上万,练得比我好的不到十个,形体或者三项任意之一比我好我都算练得比我好。

这老哥应该是觉得自己练得很厉害,穿着个背心,体型也比其他人壮,目测175cm85kg。

当时睾酮上脑就想恶心他干一架。平时我最重也就用16kg*12的哑铃做侧平举,现在直接18kg*12飞鸟直接站他旁边把哑铃飞到他耳旁,一边飞一边瞪着他的眼睛。组间休息去旁边打沙包肘沙包踢沙包打得乓乓响。

其实我拳腿也就跟教练学过两个月,会转胯转脚打沙包响的菜鸡水平。没想到把老哥吓到了。笑死,后来因为我在他旁边边练边盯他半个小时,老哥跑去前台两次投诉我,结果啥事没有,他回来之后连看我的眼睛都不敢看,笑死,这和刚开始那嚣张的表情反差也太大了吧。

后来我每次碰到这老哥都会组间休息时瞪着他,结果他没一次敢看我。最近很少见到他了。



这么多人看,更一个当时的状态吧。

当时上头了,肘击沙包忘了教练说过练的时候不要拐,实战时再拐。结果把肘打烂了,洗澡的时候才疼得发现,后面几天肘都得贴上创可贴。

说实话上头是真的不好,这种情况碰见好几次了,高矮肥瘦的都有,不过也就是互瞪一下比比重量就完了,没这次这么离谱。这也算我幸运,要是这里头有个头铁的跟我干起来了,我就得进去关几个月再被遣返咯。

不过这种情况都是少数,也就一些小白敢来装逼挑衅,绝大多数人男女都有顶多也就视奸我一下。


平台注册入口